奥华视窗|奥华信息网
当前位置: 奥华视窗 > 新闻

高铁水杯不晃、硬币不倒,因为有他们在山里默默守护!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9-03-03 07:13   作者:沐瑶   关键词:高铁,高铁  阅读量:13093   

每日夜里0时到凌晨6时,23岁的赵以明行走在祁连山的风口,手脚冰凉到没有知觉。四周万籁俱寂,积雪没过脚踝,推着一辆监测小车,听着自己深深浅浅的脚步声,每晚最多徒步走15公里,最少也得8公里,毫米精量。

图为被誉为“世界高铁第一高隧”的大梁隧道。杨艳敏 摄

深夜·出发

临近除夕,万千旅客乘着高铁回乡过年,这也是军马场工区最辛苦、最繁忙的时候。

下午6时,吃过晚饭,1995年出生的赵以明和工友们在宿舍等待着夜里十点半以后的铁路“天窗点”。21时30分,工友们聚在会议室举行班前教育,总结前一晚维修工作,部署当晚维修计划和项目。

图为即将出发的铁路“医生们”清点所需的每件工具。 杨艳敏 摄

夜深露重,窗外一片漆黑。山丹军牧场的草原深处,只有工区亮着光。

中新社记者随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工作人员,早晨天未亮从兰州乘火车出发,抵达武威市后,换一辆越野车一路开进军马场。积雪刺眼,山路颠簸到无法眯眼入睡。车道很窄,道路两旁是荒芜的草原,远处是阴沉沉的天空,一眼望不到边。路过村庄、路过废弃的工厂,军马场蜿蜒的土路上颠簸三个多小时后,到达了祁连山腹地的军马场工区。这条记者来时的路,也是工友们每个月休假时回家的路。他们常常日夜盼望的“团圆之路”,却总是异常漫长。

寒风刺骨的夜里,陪伴他们的永远是脚下皑皑白雪和头顶的一轮圆月。杨艳敏 摄

夜里23时,记者和工人们一起踏上即将开行的轨道车。等待开行指令还得近1个小时,工友们穿着厚厚的棉袄、穿上黄色的小马甲席地而坐在铁皮箱里等待着。刺鼻的柴油味呛得记者直流眼泪。轨道车外,寒风刺骨,车内却又闷又热。

深夜里穿梭在兰新高铁线上的“小黄人”。 杨艳敏 摄

铁轨为伴·坚守

图为停在隧道口的轨道车。 杨艳敏摄

冯志福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年,有位同事休假坐高铁回新疆,坐在身旁的游客感慨窗外巍峨的祁连山、牛马成群的军马场实在太美,“要是一辈子住在这儿,那也太美了。”冯志福说,同事听了很心酸,因为我们确实一年四季生活在这里,但更多的只有孤独。

工人们夜夜守护的大梁隧道,夏天的轨道外就是蜚声海内外的门源油菜花,但他们从未看到过它白天的颜色。

图为铁路“医生们”用仪器测量铁轨平顺度。 杨艳敏 摄

轨道车外,工人们推着安柏格小车测量轨道平顺度,尽管手冻得裂开了口子,但精密仪器全需用手操作,无法戴手套。突然,检测设备因气温太低无法启动,他们将电池放到胸口暖着,或放到发电机的排气筒处,用排出的废气热量给电池升温,勉强维持6个小时的作业时间。

“要保证150多根轨枕之间的高低误差率不超过2毫米”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张掖西高铁车间线路副工长宋辉说。工人们将全站仪和四周8个点的棱镜形成一张控制网,测量小车则通过在轨道上的行进采集数据,由电脑程序进行比对。

受气候、地质变化和列车碾压影响,高铁线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移位、倾斜等毫米级的“微变化”,宋辉和工友们每次精测后,再商议出“动道”调整方案,下一次再去实施调整轨距、线路扣件等养护工作。

图为高寒缺氧的隧道里,养护工人推着监测小车巡线。 杨艳敏 摄

图为检查铁路扣件调整轨距。 杨艳敏 摄

清晨6时,轨道车载着疲惫的工人们返回工区。车厢内,工友们头靠着身后的板子,抱着胳膊,七倒八歪地“坐着”、深沉的睡着了。直到轨道车停稳,冯志福喊着大家醒醒,工人们起身陆续卸工具。

工区的食堂内,早餐已经摆上桌。简单吃点饭,大家都回宿舍睡觉了。

图为兰新高铁军马场段。杨艳敏 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