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华视窗|奥华信息网
当前位置: 奥华视窗 > 新闻

装玻璃幕墙增照明考古工地可“夜访”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09-18 11:27   作者:牧晓     阅读量:13035   

河北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一边推进遗址发掘 一边开放参观

装玻璃幕墙增照明 考古工地可“夜访”

近日,位于河北正定的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在安装玻璃幕墙对公众开放以后,又完成了夜间亮化工作,并已面向公众开放。“夜访”考古工地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打卡”,领略考古与文化的魅力。

考古工作现场直播

9月14日,一段视频中显现,在考古工作人员工作的现场,通过透明的玻璃幕墙,神秘的考古工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据了解,视频中的考古工地位于河北正定县的开元寺南广场遗址。

视频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地层显示了遗址的年代序列,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唐代晚期的地层,最晚的是明清的。也就是说,这个遗址从唐代晚期到明清,都不断有人在这儿生活。”工作人员指示一处称,“这个位置是金元时期开元寺的南门,它前面通向大街。它的发现,让我们明确了金代开元寺的南部边界。”

视频发出后,不少网友点赞的同时还询问了具体地址。有网友表示,一定要去考古遗址“打卡”参观,“现在的考古工作越办越好了,相信通过观看专业人员的工作现场一定能增长知识,有所收获。”

夜间可参观考古发掘现场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正定县人民政府获悉,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在安装玻璃幕墙对公众开放以后,近日又完成了夜间亮化工作,并已面向公众开放。

开元寺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晚间有不少游客前来“探秘”。现场图片显示,在夜晚,有柔和的黄色射灯照进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内,与不远处同时发出黄色灯光的开元寺须弥塔交相辉映。

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介绍,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的考古工地夜景亮化工程,是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正定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的推动下启动的。之前围在工地的挡板被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透明的玻璃幕墙。人们透过玻璃展棚就能真切地观看到考古发掘现场。

即使是在夜间,在灯光的照射下,游客可步行一边观看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和文物出土场景,一边观看透明玻璃幕墙上张贴的遗址介绍,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遗址发掘工作持续推进

据悉,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是正定古城中轴线南部的重要遗址,是正定城市发展的文脉,折射出正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文化传统。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工作始于2015年11月,至今已连续进行了四个年度。随着发掘的深入,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发掘已经由开始时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转为主动性考古发掘。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截至目前,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遗迹现象230余处,出土文物6000余件。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为正定千年古城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历史信息,也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又一份新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而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夜间对外开放,不仅延长了公众的观看时间,也是正定古城文化魅力的展现。

据悉,现场发掘出土了少量骨、石、铜等材质的遗物。这些遗物的时代跨越了唐五代至明清时期,是研究晚唐至明清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材料。

文/本报记者 张夕统筹/池海波

新闻内存

七个历史时期文化层叠压被发掘

据介绍,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叠压。同时,共明确了该遗址的三个遗存系统,分别为寺庙建筑系统、城墙防御系统与居民街巷系统。其中,寺庙建筑系统中发现的池沼和沟渠,为唐代的开元寺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城墙防御系统是以夯土墙遗迹为主体,建筑年代为晚唐、五代时期;居民街巷系统则以房址、水井、灰坑和窖藏为主。

此外,考古发掘出土的可复原器物种类多样,有日常生活用品、建筑构件、宗教遗物、手工业商业遗物等,其中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出土遗物以陶器和瓷器为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