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华视窗|奥华信息网
当前位置: 奥华视窗 > 新闻

特写:四分钟领略科学之美科技创新激发中国科普讲解热潮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9-06-24 13:03   作者:牧晓   关键词:创新,科学,科技,创新,科学,科技  阅读量:12467   

新华社广州6月21日电(记者 荆淮侨)地下7000米的秘密,翼尖上的“洪荒之力”,天文台选址的奥秘,护照里的“黑科技”……2019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21日在广州举行。通过四分钟的讲解,选手们为公众带来科学大餐的同时,也让科学普及生根发芽,转化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石。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上,一项项“黑科技”成果的展示,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创新活力不断释放,让作为创新基础的科学普及更显重要。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之两翼”,没有科学普及,就没有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而后者对于中国能否走上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的背景下,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也像一颗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在全国各地开满枝芽。

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邱成利介绍,经过6年的发展,这一赛事从最初仅有几个城市参与,发展到今年共有40多个省市、地区和国家部门参与,参赛选手超过4万人。最终有223名选手晋级决赛阶段的比赛,并决出30名选手进入总决赛。

21日进行的总决赛上,每位选手在四分钟的时间里,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以通俗生动的语言阐释科学道理,为观众打开一扇扇科学新大门:从5G到纳米材料,从黑土地到莫高窟。无论是基础科学、热点科技的阳春白雪,还是头疼脑热、家长里短的下里巴人,都成为选手们选材的来源。

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韩晓乐,从钢铁侠的盔甲制造说起,讲述了纳米材料背后的故事。最终她也凭借出色的发挥,获得了“十佳科普使者”称号。赛后她表示,能和不同地区的选手交流,掌握一些新的讲解技巧,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作为一名大学物理老师,从教七年来,韩晓乐发现学生们对科普的兴趣越来越浓。“如今,科技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对最新成果都充满好奇,但深奥和专业的表达,让他们很难真正了解。”通过教学,韩晓乐也逐渐领会到科学不等于枯燥,“换一种表达,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科学”。

在课堂上穿插讲述科普内容,让学生们对韩晓乐的课喜闻乐见,并希望她能专门开设纳米材料的全校公选课。如今,经过比赛的历练,她打算回到学校后,将公选课的计划提上日程。

“这次比赛让我积累了更多经验,也更加有信心把科普这件事做好。”她说。

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副司长李勇介绍,作为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和我国科普事业最具权威性的技能竞赛,本届大赛是历年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届,参赛代表队和选手数量创历史新高。

“更多人加入科普讲解志愿者的行列,将有利于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注入新力量。”他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