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华视窗|奥华信息网
当前位置: 奥华视窗 > 新闻

市民参观垃圾场后激发“分类自觉”:一个塑料袋需降解500年要为后代考虑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8-02-08 15:51   作者:竹隐   关键词:市民,垃圾,市民,垃圾  阅读量:15271   

市民参观垃圾场后激发“分类自觉”:一个塑料袋需降解500年要为后代考虑

欣绿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陈雅贞在检查小区垃圾桶。

市民参观垃圾场后激发“分类自觉”:一个塑料袋需降解500年要为后代考虑

在虹储小区垃圾厢房,一居民正在分类丢弃垃圾。均舒抒摄

“上海人的生活垃圾都去哪儿了?”随机询问上海市民,是否知道平时扔掉的垃圾都去往何方,大部分人能给出的最靠谱答案是“老港”。老港垃圾填埋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位于上海最东侧。如今,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承担着上海市区70%的生活废弃物处置功能,每天有2万吨生活垃圾被运往老港基地。

对大部分上海人来说,老港仍是个陌生的地方。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每天扔掉的垃圾最终如何处理,究竟有没有进入“循环利用系统”。当居民真的来到“老港垃圾场”参观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三次参观,三个不一样的老港

今年是邓衷艳在虹储小区担任居民区卫生干部的第六年。2012年,她曾带领小区的两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到老港垃圾场参观。回想起第一次到老港的那个炎炎夏日,“苦”和“臭”是最深刻的记忆。

“当时还没有机器分类,工人们跳进一个又一个垃圾坑手动分拣,大热天没有空调,看着都觉得辛苦。”那次参观结束后回到小区,邓衷艳和两位志愿者逢人就讲述自己在老港的所见所闻。“很多垃圾没有在源头分类,回收利用率不高,这一点很可惜。”6年后的今天,邓衷艳仍记挂着那些在“垃圾坑”中忙碌的身影。

2015年夏天,家住欣绿小区的陈雅贞阿姨在虹桥街道组织下第一次参观老港。此时,老港基地已开启垃圾自动化处理。“垃圾场里闻不到臭味,车间像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戴好帽子穿好制服,操作抓斗把垃圾抓起、放下,都是自动化的。”

但回到居民区后,身为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的陈雅贞遇到了新难题。不少居民听她绘声绘色讲述老港垃圾场有多么“炫酷”后,依旧会问:“我们做好垃圾分类,跟老港有什么关系,究竟有什么用呢?”去年10月,陈雅贞和小区另一位垃圾分类指导员吴瑞昌跟随长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第二次到访老港。当时,上海首个以生活垃圾为主题的科普馆在老港基地对外开放,陈阿姨一行50多位来自虹桥街道虹欣社区的居民前往参观。这一次,陈雅贞当年被邻居“问倒”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

“先看电影,里面讲清楚垃圾堆积后会对土壤、空气、水源和人的健康都造成危害。”这还只是开始。在科普馆内居民详细了解到,经过分类后的可回收垃圾能制成针织衫、生态透水砖、建筑装饰板等生活、生产中的常见物品,不可回收垃圾进行焚烧后,可直接转化为电能,经过处理后的废气中有害烟雾已降到最低。

居民们还通过展馆中的LED电子沙盘查询了垃圾从自家小区到老港基地的全部处理过程,从各类流程模型展示中了解到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如何被机器自动抓取、焚烧,填埋垃圾时渗沥液如何收集等内容。

三口之家,日产生活垃圾1.5公斤

“参观科普馆的启发太大了。”吴瑞昌说,身为垃圾分类指导员,自己此前并不知道湿垃圾究竟如何制成肥料、干垃圾焚烧后的炉渣为何能变成铺马路的地砖。更重要的是他直观地感受到,“如果垃圾混在一起扔,那就只能是垃圾,什么都做不成。”

陈雅贞快人快语:“第一次只有我和老吴两个人去,回来苦口婆心跟大家讲,垃圾场有多先进、居民做好垃圾分类能帮助垃圾‘消化’得更好,大家始终没有直观感受。”“这次去的人多了,尤其是楼组长们自己到过垃圾场后,回来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时更具体生动,明显感到大家分类更自觉主动了。”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区的生活垃圾被运往老港基地后,主要采取填埋和焚烧两种处理方式。目前,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的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规模为3000吨,正在建设中的二期工程将于2019年建成,其设计日焚烧处理规模可达6000吨,转化后的电能预计每年可满足60万户家庭的生活用电。

从全市层面来看,根据今年1月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2018年—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到2020年,全市湿垃圾分类日均处理能力要力争达到70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将达每日3.28万吨。一位上海市人大代表曾做过调查,上海人一家三口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1.5公斤。当末端的垃圾功能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以及中端的分类运输等责任被政府部门“认领”,前端的垃圾减量和分类,无疑是身为“垃圾生产者”的居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吴瑞昌建议,若能组织更多居民去垃圾场参观,比如每家每户派个代表,有了直观认识后,才能最大程度触动居民自觉做好垃圾分类。

绿色账户,如何推广至年轻人

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虹储小区就开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最初只是在垃圾厢房贴出不同标识,告诉大家厨余果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都要分开扔,扔的对就敲个小图章,不像现在刷卡登记那么规范。”2015年,绿色账户覆盖至小区后,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一开始,居民们真的是为了用积分兑换商品。”虹储居民区干部陶兰说,小区每天早上8时至10时、傍晚5时至晚间7时,都有志愿者固定在小区的两个垃圾厢房为来扔垃圾的居民们刷积分,一次10分,一天2次,每3个月兑换一次积分,不同分值可换到油、盐、酱、醋、肥皂、牙膏、卫生纸等各类生活快消品,最高可用1200积分换一袋10公斤的大米。

“第一次现场兑换,小区里人山人海,居民看到每天分类垃圾就能免费换东西,这个再直观不过了。”陶兰说,一些居民吃不准手中的垃圾应该归为哪一类,于是都扔进标有“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但随着垃圾分类逐步成为日常习惯,居民们总结出经验:洗菜时就把干湿垃圾分好类,这样走到垃圾桶前就不会“迷茫”了,相当于在“生产垃圾”前就考虑好垃圾最终的归宿。

2011年,上海逐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并于2015年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绿色账户。虽然绿色账户在小区人气颇旺,但陶兰坦言,工作日能在小区排队兑换商品的基本都是退休的“阿姨妈妈”,年轻人、外来租客对“积分兑换”积极性不高。

因此,虹储小区这几年一直坚持楼组长上门、组织讲座和活动、告示栏宣传、制定楼组公约等方式推广垃圾分类。邓衷艳认为,这些日常工作是必要的,只是,如果能有更形象生动的推广方式,比如组织居民参观垃圾场,肯定会有更多居民了解垃圾分类背后的意义,“学校可以多组织小朋友去参观,他们是最好的家庭推广使者。”

从流通环节,打好分类基础

记者发现,不愿主动配合垃圾分类的居民,最常向居民区干部吐槽的理由之一是,“我分类了其他人却不分,我做对了又有什么用啦?”这让邓衷艳、陈雅贞意识到,光靠居民区推广垃圾分类,真的还不够。

事实上,在经常被拿来作为垃圾分类参照系的日本,从商品流通环节开始,就为之后的垃圾分类打好了基础。曾旅居日本东京多年的上海白领吴小姐说,日本人家中除了厨余垃圾桶,还要专备两个干垃圾桶,一个用来放置废弃塑料,即不可燃垃圾,另一个放置废弃纸张,即可燃物,废电池等有害垃圾则单独回收。“大部分商品包装也是这两种材质,会明确标注在包装上,扔之前看一眼就知道了。”

绿色账户能否有更灵活的奖励方式、商品外包装的设计环节能否考虑到垃圾分类,这些都是今年74岁的陈雅贞最近思考的问题。让陈雅贞关心的还有一件事,“政府部门能否组织科研机构研发出韧性好、价格实惠的可降解塑料袋,省去湿垃圾的破袋处理环节。”她说,此前小区里统一发放过用玉米研制的咖啡色可降解垃圾袋,每只0.5元的售价和经常破袋的窘况,让这款垃圾袋乏人捧场。但若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装湿垃圾,破袋处理时总会遗漏。“一个塑料垃圾袋混入土壤就要500年才能降解,我们要为子孙后代考虑啊!”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