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华视窗|奥华信息网
当前位置: 奥华视窗 > 教育

2017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雨天禁止进校接送孩子

来源:奥华视窗    发布时间:2017-06-12 17:03   作者:肖鸥   关键词:四川,孩子,禁止,四川,孩子,禁止  阅读量:7674   

原标题:2017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雨天禁止进校接送孩子

2017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雨天禁止进校接送孩子” 四川华图针对2017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特为考生准备了每日一篇公务员面试热点。6月12日为考生朋友们推送的面试热点为“雨天禁止进校接送孩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四川华图教研老师准备的内容吧!

>>>>2017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汇总

【事件背景】

江南春来早,杭州城已步入春雨绵绵的时节。日前,当地某小学一位吴姓副校长给全校600多位家长陆续发了3条短信,大意是强调,“下雨天将不允许家长进校园接送孩子”“孩子已经长大,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尴尬的是,短信发出后,她只收到了两位一年级家长的回复。

原来,当天上午有雨,吴副校长在校门口看到,走进校门的家长,绝大多数都是一手搀着孩子,一手撑着伞,还背着沉重的书包。到了教学楼,几个孩子坐在凳子上跷着腿聊天,前面是爸爸妈妈,甚至是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或蹲或跪,替孩子换好鞋子,再目送他们走进教室。

这让吴副校长感到惊诧而难以接受,于是有了上述发短信一事。而家长们反应之冷淡,更是让她感慨:做了一件不受家长欢迎的事。

2017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雨天禁止进校接送孩子

【相关评论】

@人民网:《家庭教育首先要让家长受教育》与其说部分家长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不如说他们对专业的教育行为缺乏基本的信任与敬畏,想当然地根据自己的理解看待教育;而只要与自身固有想法不一致,轻则不予理睬,重则批评谩骂。抛开具体争议的是非对错不论,部分家长这种不合作、不交流,一有分歧就怒气冲天的态度,“我的看法就是对的”“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虚妄,让家校之间如何合作?

@中国江苏网:《不拿掉“育儿焦虑”这把伞,家长们岂敢放手?》按理说,在当前家长如此重视孩子教育的情况下,学校校长发给学生家长的短信,众家长哪敢怠慢,更别说置之不理了。回应如此少,这恐怕也是吴校长本人没有想到的,难怪她会感到非常“郁闷”。之所以会这样,说到底,是因为在家长们心中都有一把“育儿焦虑”的伞,这把伞不拿掉,家长们是不敢轻易让孩子们自己走进风雨的,哪怕是只有从校门到教室的这一小段距离。

@凤凰网:《“校长短信”点出自理教育软肋》要从根本上纠偏家长的“保姆”心态和学校教育的理念偏差,非一日之功。但既然有校长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学校可以做的就不仅限于向家长发出提倡。比如,更进一步就学生的自理能力问题,主动召集家长进行讨论,争取观念上的认同。教育中,也可以引导孩子养成独立和自理习惯。

@中国广播网:《孩子已经长大家长心态不能还在“襁褓”》 实际上,家长又何尝不明白自己对孩子这种不成熟的“襁褓心态”,不仅是一种溺爱,更会娇惯出孩子的惰性和难以长大,但无论独生子女还是两个孩子的家庭,数量上“稀缺”和生活养育成本的高企,迫使很多家长在心理上存在极度的不安全感,非常担心由于自己的“闪失”而让孩子出现意外,再加上社会竞争的压力,家长恨不能将孩子的所有事物一概包揽。

@网易新闻:《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家长应当放开手脚》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在孩子精神成长的关键阶段,尊重他们的意识,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自我探索,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而包办和溺爱却忽略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家长们刻意按照自己的意图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他们的人格。

@南方网:《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不应一刀切》笔者以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也应该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还是以此为例,学校是否进行了雨天安全教育?是否完善了安全设施?是否安排了教师对孩子们进行安全保障?我想,这也是孩子家长所担忧的。毕竟,孩子“伤不起”,而我们的校园也不是“高枕无忧”的安全堡垒。因此,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是一道“综合题”,慢慢来,先别急。

【华图微评】

“雨天禁止进校接送孩子”事件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家长无微不至的护送反映了家长们对孩子的溺爱,他们不舍得让孩子们自己走进风雨,但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虽然家长们也深知这点,也不敢在自己孩子身上有半点“闪失”,毕竟孩子很“稀缺”。其实,这也折射出一种社会问题,试问如果我们的社会足够安全,孩子上学是不是就可以不需要家长接送?回想我们这些80后,小的时候上学从来没有家长的接送,那时几公里的路,家长也一样放心。所以,社会治安是我们家长放手的一个重要前提保障。还有学校方面,也应该对孩子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完善相关安全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堡垒。但尽管如此,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的家长也是需要接受再教育的,培养孩子是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的,而不是锢蔽自封,想怎样就怎样的。因此,孩子的培养问题,值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