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华视窗|奥华信息网
当前位置: 奥华视窗 > 教育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来源:奥华视窗    发布时间:2017-06-11 15:14   作者:山歌   关键词:孩子,高考,孩子,高考  阅读量:18187   

原标题:热点 |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权威专家团队,最新内容资讯;真正懂教育,潜心做教育;为家长指点迷津,为学生锁定名校,全力打造升学教育第一平台!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高考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仪式,却从来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与其把目标全部锁定在高考,不如把心思放在日常,尤其是在文中所说的这两个关键阶段。身为父母,在这两道“坎”做好功课,也许才是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事。

01

第一个阶段:三年级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三年级是道坎儿。”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二年级更加注重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些聪明的孩子即使不用认真学习也会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课程内容从培养学习兴趣转向大量知识系统性的学习,这就要求孩子必须开始从被动向主动学习转变。

学习的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再加上自身心理和能力发展的不同,有的孩子会很快适应,有的孩子则不能及时吸收消化所学的知识,从而引发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三年级现象”。

三年级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思维发展艰难

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很难脱离具体形象进行思考的阶段,但是数学学科已经让他们往x和y的抽象世界迈进了。他们虽然已经知道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意义,但是推导公式对他们而言依旧很吃力。这种逼迫着孩子超越阶段的做法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对策:

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准备一些演算纸,在做数学题时,鼓励他们把全部思路都写在纸上,然后再从头到尾梳理一遍。这么反复练习几次,孩子的思路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有一些游戏也是培养孩子抽象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数字类游戏,下棋,迷宫游戏,搭积木,玩魔方等。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2.自控力不强

睿妈的好朋友,儿童注意力培训大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督导师范葳老师说,从三年级开始,孩子进入少年期,他们逐渐变得有主见,表现出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大人控制的欲望。虽然他们渴望减少对外界的依赖和大人对自己的控制,但是因为内部的自控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还不能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

随着学习难度和压力的增大,玩耍时间的减少,孩子很容易在学习中产生疲惫感和挫败感,再加上他们不善于自我管理和控制,就会导致情绪浮躁,学习不踏实,成绩时好时坏。

对策:

(1)首先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范葳老师说,自控是所有大脑活动中耗能最高的一项活动。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让孩子精神不济,能量不足,容易感到压力,很难控制情绪,集中注意力,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鼓励孩子自己做计划。想要孩子具有更强的自控力,就要让孩子具有更多的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要给他们权利,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做计划。

比如,在去超市之前,让孩子自己想好吃什么,买多少,到了之后坚决执行。如果孩子不按照计划去做,家长一定坚定立场,果断拒绝,不可以给孩子一种“计划就是用来打乱”的感觉,这样也就无法培养自控力了。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3)家长要积极回应孩子。心理学家克莱尔·考普说,孩子不会因为规则好就遵守规则。他们自我控制是想得到爱和积极的情感,得到大人的肯定。所以,家长在给孩子约束和规则,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同时,也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关爱和支持,给予他们耐心。孩子做得好时,不要吝惜表扬和赞赏。

(4)做好时间管理。自控力不强的孩子,通常做事无规划,对时间没什么概念。所以要培养他们的时间意识,清楚时间是怎么花掉的,清楚不能按时完成会带来什么后果。

3.缺乏学习主动性

自控力欠缺,学习自主性必然会受到影响。不会提前预习,做作业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错题从来不会分析,得过且过,存在着惰性。

对策:家长要给孩子确立具体明确的目标。孩子还小,还不太懂得学习的意义,没有动力在学业上多下功夫。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近期的目标,当他们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然后再制定新的目标。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02

第二个阶段:初二年级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深有体会,初二年级是学生的一个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

在初二孩子的心中,刚刚入学的初一同学没本事,初三的又要进入中考的备战阶段,自己就是学校的老大。许多原来听话守纪的学生,这时开始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抑郁自卑等心理障碍以及说谎、破坏等不良行为。

再加上与初一知识相比,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很多学生感觉学习吃力,产生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的孩子甚至破罐子破摔,放弃了学习。很多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成绩一蹶不振就是从初二开始的。

可见,初二阶段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教育的关键期。

初二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早恋

初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对异性有着羞涩的好奇心,早恋现象也就层出不穷。

2.反抗性极强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做事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敢于质疑家长的权威。因为荷尔蒙的影响,他们爱激动,常常发脾气,喜欢与大人唱反调,甚至会顶撞家长,逆反心理严重。

3.虚荣心强

因为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常常注视自己。他们喜欢时尚的衣服,华丽的妆饰,新潮的电子产品,喜欢表现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花钱大手大脚,浪费了时间,蹉跎了学业。

4.学习成绩下降

因为早恋,对外表的过分关注等因素,还有学习难度的加大,很多同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成绩下降。

5.和父母关系疏远

范葳老师说,初中生向父亲或母亲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0%以下,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其中初二尤为显著。

再加上孩子的逆反心理,经常与家长对着干,自然也就影响到了亲子关系。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对策:

(1)做一个沟通的家长。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不要把教育孩子的任务都交给学校和老师。要多倾听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需求,保持亲子沟通顺畅。但是切忌唠叨、啰嗦,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家长的唠叨了。

(2)做一个耐心的家长。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长很容易失去耐心,动辄打骂。这样强行管教,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加重孩子的抵触心理。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少一分责怪,多一体谅,多一点耐心和包容。

(3)做一个尊重孩子的家长。和这个阶段的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最好途径就是平等、尊重。家长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要干涉、侵入太多。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越是关键的阶段,越是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关爱。记住以上这些建议,有助于你陪孩子顺利地跨过这两道“坎”,让孩子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生活。

延伸阅读:

为什么优等生不能改变世界?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这本书的英文标题,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也是巴克尔的博客的名字,直译过来就是“吠错了树”。这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成语,说一只狗追一个人,人跑进树林上树了,狗找着一棵树就站在前面叫,但是它不知道那个人并不在那棵树上。对应到中文,差不多是“缘木求鱼”。

也就是说,现在人们追求的所谓“成功”,各种鸡汤段子里的“成功学”,可能都是缘木求鱼。关于“成功”的迷信说法太多了,巴克尔这本书就是要用科学研究的结果破除迷信、拨乱反正。

其实这也是咱们专栏一直都在做的事情。比如说,鸡汤的理念都是“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自己努力、方法正确就一定能成功”;而我们就多次强调,成功里面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这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 —— 我们尊重客观世界,反对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本书,也不能确保你成功 —— 我甚至不敢肯定,这本书对你的成功到底能不能有所帮助 —— 但是这本书可以让你更了解“成功”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有可能,你了解了这些以后,理性地决定放弃追求“成功”。

这几天正好赶上高考,咱们就从高考开始讲。你注意到没有,媒体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 —— 为什么高考状元们,后来都没成为特别厉害的人物呢?为什么有些特别厉害的企业家之类的人物,当年学习成绩并不特别突出?

是因为读书无用吗?是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把学生都教傻了吗?还是仅仅是统计学上的偶然?

真正的原因,是“好学生”和“厉害人物”之间,有个很深的矛盾。

1.好学生和极端学生

美国高中教育比较注重全面发展,没有这么郑重其事的“高考” —— 但美国高中也有优等生。有个研究,考察了81个在高中表现特别优异、能被邀请在毕业典礼上做报告的好学生,长期跟踪他们的发展。

这些人基本上就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状元。而且跟高考状元一样,他们上了好大学,也找到了好工作。90%的人后来都成了医生、律师之类的专业人士,40%的人在自己的职业中算是一流人才。

但是人才是人才,这些人中可没有改变世界的人物,也没有负责运转世界的,没有真正影响了世界的。说白了,他们都是高级的打工者。他们跟中国的高考状元差不多,也许高中毕业那一刻,就是人生的巅峰时刻。

所以“好学生没有大出息”,这个现象并不限于中国,美国也一样。事实上,有人统计,美国百万富翁高中时的GPA,平均只有2.9(满分4.0),也就是中等生的水平。

如果你说中国的教育不能培养超一流人物,那美国也是如此。这个规律就是在学校里表现特别好的,后来通常不是真正的牛人;牛人当年在学校里的表现,通常都不是最好的。这是什么原理呢?巴克尔分析,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学校表现不能反映真实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学习成绩的,智商只占一小部分 —— 更多的是自律、勤奋和遵守规则。老师让干啥就干啥,规定的任务全部完成,考试的项目全部达标,这就是标准的好学生。但是你想想,牛人,会是这样的学生吗?

第二,学校喜欢的是全面发展,而牛人是靠热情,也就是我们专栏常说的“passion”,驱动的。你不可能对所有东西都充满热忱!如果你特别喜欢数学,你肯定不想花时间去背什么历史的考试要点。

所以真正厉害的人物,特别聪明充满热情的人,上学其实是比较难受的。有时候你得对抗体制,简直每天都在斗争。

“人才”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好学生”,乐于遵守各项规则,善于取悦老师,是体制的受益者。还有一种是“极端学生”,特别反感规则。

而学校奖励的,是遵守规则的人。巴克尔说,什么是规则?规则就是“去极端化”。

绝大多数情况下,随大流挺好,极端的人不容易混好。可是特别厉害的人,恰恰也是极端的人。

2.你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

有句话叫“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咱们今天能不能大胆地想象一下,如果让你当某大国的领导人,你会干什么呢?

你可能想搞一些大刀阔斧的改革,做几件大事,改变历史进程,青史留名。我也是这么想的 —— 而这就是为什么,你和我都当不了国家领导人。

这样的人可能不但没有把国家搞好,还给搞乱了。更关键的是,你根本轮不到上台早就被淘汰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官僚系统都不太可能让这样的人上台。甚至在公司,这样的人也不太可能当上领导。

领导都是什么人呢?

长期以来,管理学家一直困扰于一个问题:领导人对一个单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一方面,很多证据显示一个团队的成功,和领导人的关系并不大。有些领导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早上请大家吃个早饭,有他没他都一样。另一方面,确实有些诸如乔布斯这样的人,做到了力挽狂澜。

那领导人到底是有用没用?还是哈佛商学院的一个教授,塔姆·穆昆达(Gautam Mukunda),提出一个理论。穆昆达说领导人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被“过滤”过的领导人 —— 如果你不遵守规则、不能给其他人带来安全感,你就会被过滤掉。那么经过层层过滤,最后能当上领导的人,必然是现行规则的受益者,他们会尽可能地维护现有的规则 —— 他们也就是平庸的领导者。团队靠规则运行,有他没他都一样。

还有一种,则是“没被过滤过”的领导人。这些人不是层层选拔上来的,而是因为一些特别偶然的原因上位。比如总统出事了,副总统突然当上了总统;或者是临危受命,体制已经不行了,让他做做看。他不是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很愿意打破规则,干一些极端的事情。

穆昆达用这个理论,把历届美国总统分类,结果能以99%的准确度“预言”每个总统对国家的影响。当然是没被过滤过的领导人,能够真正影响世界乃至于改变世界。

请注意,“改变世界”不见得都是好事儿,打破规则的后果经常是灾难性的。“皇帝做不得快意事”,一个爱走极端的领导往往不是好领导。

但是,也有少数人,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担任要职,而他的个性又恰好符合这个职务此时此刻的要求,那么他走极端,反而成功了。

比如说丘吉尔,就是非常极端的人物。别人都爱国,丘吉尔不光是爱国,是极端爱国 —— 只要他觉得什么东西对英国有威胁,他就要不顾一切地消灭之。

甘地在印度搞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丘吉尔也不干,差点要除掉甘地。像这样的领导人放在平时可能就是国家的灾难,但是赶上二战,也只有这样极端的人才能领导英国对抗希特勒。

所以你看出来没有?正所谓“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牛人”的成功,就是要走极端。

那极端的人都在哪呢?是你想极端就能极端吗?不是。你恐怕得有极端的基因才行。

3.蒲公英和兰花

有个基因叫DRD4,一般人都有,但有些人的DRD4基因变异了,变成了DRD4-7R。带有这个“7R”变异的人,小时候会表现为儿童多动症。

你可能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变异,因为它会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不听话、不遵守规则。但现在科学家看问题不是这么看的,科学家认为基因没有好坏,像7R 变异,只是一个“增强器”。

带有 DRD4-7R 基因的孩子的确有多动症,但他们也有别的孩子不具备的优点:才三岁大,他们就能主动和其他孩子分享好东西,这显然是社交能力更强的表现。

所以基因好不好,还得看环境怎么配合。7R 变异者如果在一个冷漠、甚至虐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表现出多动、对抗的特征。可如果他成长在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中,他就会成为很好的连接者和组织者。

基因变异通常是非常温和的,不会带来什么显著的变化,人和人差不了太多。巴克尔打了个比方,大多数人就好像是蒲公英一样,对环境要求不高,在哪里都能生存。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可是有些基因变异,像是这个 DRD4-7R,就是比较显著的。有这种变异的人会表现出跟别人非常不一样。他们就好像是兰花,对环境要求很高。环境不行,他们的生存能力远远不如蒲公英。但是如果环境正好合适,他们能取得极端的成功。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你想当兰花吗?那你先想想电影 X-Men 里面那些人吧 ——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他们身上有特殊的基因变异,的确是超能力,但是他们从小就异于常人,收获更多的恐怕不是羡慕,而是歧视!

咱们再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身子特别长,腿特别短,胳膊特别细,手和脚都特别大,跑步跑不快,整个都不协调,你想当这样的人吗?

在普通人眼里,这是生理缺陷;在游泳教练眼里,这是世界冠军。菲尔普斯就是这种体型。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他很不适合在陆地行动,但是他非常适合游泳。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看到菲尔普斯,我们就忍不住想,如果因为偶然的原因,他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游泳训练,他现在会是个什么人呢?事实上,就连菲尔普斯在奥运会狂拿金牌的时候,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他。有人就在网上说,我不爱看怪物游泳!

我们专栏之前有篇文章叫《天才和疯子的一线之隔》 —— 天才和怪人之间,真的就只有一线之隔。他们都是极端的人。有时候自己长得就极端,有时候是行为极端。不极端,就不可能取得极端的成功。极端,更可能连正常的生活都过不好。

有了这个对成功的正确认识,我们再来想想自己的成功策略。首先你得知道你是哪种人。你是容易通过过滤机制的人,还是容易被过滤掉的人?是遵守规则的人,还是反抗规则的人?是蒲公英还是兰花,是正常人,还是极端的人?

第一种人,只要环境有明确的规则,做事有明确的路径,他们都会表现很好。他们是好学生、好员工。但是他们应对不了急剧变化的场面,如果有一天突然失业,他们的痛苦程度会比第二种人高得多。而第二种人在正常环境中往往会很难过,非得找到特别适合自己的特殊环境,才能表现出色。

成功策略的第二步是发现自己的特长,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你不一定能找到,也许那样的环境根本不存在。咱们专栏讲过罗伯特·弗兰克的《成功与运气》 ——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的确就是运气。

由此得到

极端的成功并不适合所有人,需要基因和环境的配合。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失败其实是成功的近义词,两者都意味着要走极端。

我的评论

了解了这些,你还羡慕那些特别成功的人吗?也许还不如老老实实当个优等生,过好自己的小确幸。成功学鸡汤说只要你这么、这么、这么做,就人人都能向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学习 —— 怎么可能呢?他们都是大学退学生,你敢退学吗?

成功学想把人变成算法,但人生从来都不是算法 —— 人生是矛盾。

人生中充满艰难的选择。你是想按规则行事,还是想打破规则?每一个选择都有代价。你想当个好学生和好员工,让上级和家长都满意,那你就是一个平庸的人。你想当个革命者,那你就要得罪很多人。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这个,才是真实世界。

我第一次在炒股论坛看到“富贵险中求”这句话的时候,笑了 —— “富贵险中求”不是贬义词吗?在电影里,一般说完这句话的人很快就死了。但是你想想,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恰恰就是“富贵险中求”。

敢不敢走极端,很大程度上是基因决定的,但人总有点自由意志。不过我觉得有个问题更有意思 ——

如果你要生一个孩子,请问你想给他多大的基因变异?你想生个 X-Man 呢,还是想生个蒲公英呢?

热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这2个关键阶段!现在看到还不晚

? 了解权威教育政策,掌握最新教育资讯,学习最佳家教方法,尽在四川升学大数据 !

关爱孩子成长,关注四川升学大数据!(ID:scsxdsj)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